多年以来,我们从始至终被教导着要用“三低”去预防“三高”。三低,即低脂、低盐和低糖。可惜的是,在这三个指导中,只有低糖是靠谱的。不久前,美国膳食指南撤去了对胆固醇的限制,时代周刊也对饱和脂肪与胆固醇进行了。
“高盐 = 高血压”,“低盐 = 健康”,这似乎成了一贯的教条。另外,大多数的科普文章都告诉我们,盐吃多了会引发心脏病,所以为了减脂和健康,很多明星也经常说只吃水煮菜,低盐真的靠谱吗?答案是,荒唐!
我们的膳食宝塔提出,每天摄入的盐不超过6g(从盐中摄入的钠不超过2300mg)。各大健康组织也都建议人们在平时饮食中严控盐的摄入量,但是,严控摄入量,并不等于不让你吃盐啊!6克盐有多少呢?相当于用一个去掉胶垫的啤酒瓶盖舀盐,然后用手抹平,一瓶盖刚好6克。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自己家中的用盐量,每人每日6g盐的量,实际上并不容易超过,与此同时,这种“不吃盐”、“少吃盐”的假科普是如何来的呢?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一项研究中,证明了被喂食大量食用盐之后的小白鼠,得了高血压。但是按照小白鼠被喂食的食用盐含量,一般正常人得吃500克盐才可以做到同样的效果。根据统计,我国人均食盐量在12克-14克,500克的盐是平时摄入量的50倍了,除了腌咸菜,谁家做饭要是能用到500克盐?!
世卫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因为平时除了吃饭,你可能还会吃点零食之类的,即便它们不是特别咸,但是也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盐分的摄入,所以才建议做饭最好在6克盐以内。
所以,从这个理论开始,人们就开始大肆宣传食盐的不好之处,并追捧“不吃盐”、“少吃盐”的生活方式,这其实是对上述理论的误解和夸大,没看到食盐对人体有利的一面。
你是否还记得人们口中的白毛女?当年杨白劳的女儿喜儿在黄世仁的逼迫下,只能躲到深山,只能以破庙里的贡品为食,长期不摄入碘,身体就会因为缺碘出现病症,再加上家庭变故的刺激等其他因素,最后变成了人们口中的“白毛女”。这大概是小时候听过的不吃盐最大的危害了,虽然这只是文学作品,但是不吃盐真的危害很大,才不是只有头发变白这么简单呢。
摄入过量的盐可能会增加心脏病的风险,但是摄入盐分不足也有一定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一项科学研究显示,那些每天限制钠摄入少于2000毫克的人里十有八九比每天摄入达10000毫克钠的人更有可能死于心血管疾病。这就是典型的“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盐摄入量减少会出现低钠的症状。低血钠症的症状,较轻时会有头疼、乏力、恶心、抽筋等,较重时会出现痉挛、昏迷、丧失意识、心脏衰竭甚至死亡。钠在天然食品中的含量都不高,所以人要通过吃盐来补充钠离子,如果不吃盐或者吃盐过少,就会影响道神经活动和传导信号的的能力,从而失去对肌肉的控制,也就是平常说的“没有力气”了。这就是怎么回事历史上,各个朝代都对盐的控制很严格,因为盐路就是战斗力。
精盐中97.5%是氯化钠;海盐和矿盐约84%是氯化钠。氯化钠是我们膳食中的主要钠来源。在人体中,钠起着调节血压和细胞渗透压的功能。正常人多吃些盐也不会产生高血压或心脏病,而你的生命可能会因为缺盐而透支。只有那些已存在高血压的人才需要限制盐的摄入,注意此类人群是要限制,并不是说和盐说拜拜哦!
其实,只要你不是特别口重,或者特别爱吃腌制类的食物,一般不需要太担心。要注意的是,在炎炎夏日或者运动量过大的时候,可以适量增加一些盐分的摄入。
好了,生活中具体如何吃盐?盐又有多少种分类?下一篇文章我将带领大家进入盐的世界,其实盐有几十种,不同功能,不同口味,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健康用盐,请关注我。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 任何单位或个人觉得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对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上一篇:切辣椒辣手、切洋葱流泪咋整?“攻略”在此--健康·生活--人民网
下一篇:长期高温混合煮沸 医师提示:不要喝火锅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