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做好人才振兴,全方面培育好、利用好乡村人才,充分激发乡村人才的潜力,才能顺利打开乡村振兴的“金色大门”。7月12日,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学技术学院“小蒜头,大产业,打响出口金蒜盘”实践服务团前往临沂市兰陵县磨山镇西石良种植合作社、代村新天地蔬菜食品有限公司等地调研当地人才培育和引进现状,并开展“农民大学”专题培训,唱好培育新型农民、推动乡村振兴的“重头戏”。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更是为乡村振兴增光添彩的“画笔”。要建立一支具备过硬素质的人才队伍,解决当下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适应乡村振兴的发展的新趋势,重点是聚焦焦点问题,提出强有力的解决措施。在兰陵县磨山镇西石良合作社,队员们以“发现问题”为切入点,以“分析问题”为立足点,以“处理问题”为落脚点,为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提出合理举措。
通过问卷调查,实践队员了解到,该合作社由村两委牵头共同打造,以种植业为主,出资额规模在100万以内,年销售额在20-50万元之间。队员们发现,该合作社以初级农产品生产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产品以本地销售为主,只有一小部分会出售到国际市场,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短板。因此,实践团队举办“农民大学”培训会,致力于为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提供思路、指明方向。培训会由青岛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冯剑老师主讲,她从合作社理论基础、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和合作社高水平发展三个方面出发,深度剖析了西石良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引用了国家几个较为成功的合作社案例,总结了一系列经验方法,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为推动合作社进入高质量、高功能、高引领的发展方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合作社社员表示,要想做好合作社工作,理论与实践结合必不可少,因此具有合作社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农科人才是促进合作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必须大力“引才聚智”,激活人才振兴的活水源头。
目前,兰陵县有450多家蔬菜储存加工公司,年储藏加工能力100万吨以上,80%以上与大蒜有关。7月11日-13日,实践团队来到新天地食品有限公司、越洋食品有限公司、国之源蔬菜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调研大蒜生产加工现状。
经过参观座谈,实践团队发现,大部分企业在大蒜加工方面,以初级加工为主,包括大蒜的采摘与脱皮、制作脱水蒜片、糖醋大蒜等。同时为提升生产效益,企业不断加大资产金额的投入,更新脱水加工等生产装备,持续创新大蒜制品。但大部分企业大蒜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较低,存在着对外宣传有限、出口售卖途径狭窄、电子商务平台不完善、科研创新力不强、拳头产品缺乏等问题,在大蒜出口中没有核心竞争力。
为解决当地大蒜企业面临的出口困境,寻求新的发展思路,队员们针对这两天的调研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研讨,并于7月13日上午开展了“农民大学”讲座,为当地大蒜出口建言献策。小组成员张宸玮在讲座中梳理了实践团队的调研成果,分析了当地大蒜的生产加工销售与出口现状,提出了企业在对外宣传、营销、产品研制等方面的解决方案。他强调,要提升公司的大蒜出口竞争力,一是要慢慢地增加产品研制和创新,拉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二是要提高对外宣传意识,拓宽营销渠道和平台,在世界舞台上讲好苍山大蒜故事,树立好企业良好形象,三是要吸引更多农科人才扎根基层,扎根企业,为推动产业链升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从而带动村民共同富裕、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人”是第一生产力,乡村农民成为产业人才,村落才能孕育出勃勃生机。乡村是实践的火热疆场、更是成才的丰厚沃土。作为农业大学的学子,更应该扎根乡村基层,深入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在乡村基层中提升能力、磨练定力、砥砺心力,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卓然而立,真正成长为“三农”事业发展的新力量。
上一篇:窦希贤:敢为冻干食品新风口“尝先者”
下一篇:2024我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第二批体系内招聘拟选用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