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区域经济进入高层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型战略引擎。农业农村部强调要抓好国家级、省级、市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建设,那么怎么样才可以将它建好?
7月19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并回答记者提问。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表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是农业农村部一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中央1号文件连续三年都对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这项工作作出了系列的部署。按照中央要求,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一起推动这项工作,三年投入了近70亿元,现在已经创建了114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去年年底,在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上,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首批认定了2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各地都把这项工作作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推进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来推动。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带动下,各省已经创建了1000多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一大批市县级产业园。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今年四月召开的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推进会上表示,要切实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高质量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实践也证明,抓住了产业园,就牵住了乡村产业振兴的“牛鼻子”。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属于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高级阶段”。建设农产品区域品牌工作的三大阶段分别是树品类→抓主体→建生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就在“建生态”此阶段内。
我们说建生态,从时间轴来看,是从产品、品牌和产业优势的“点”到产业的“链”,再到整个区域经济的“面”,直到繁荣和壮大整体区域经济。
从目的意义来看,建生态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区域经济的繁荣和兴旺,需要众多优秀企业、品牌和数个主导产业来支撑。这叫“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第二层意义,只有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才会让区域经济繁荣壮大起来。这叫“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第二层意义容易被忽视,区域经济的繁荣当然需要做加法,但这只是外在,其内在逻辑是,区域经济能否繁荣和兴旺,在相当程度上还要看由企业和产业构成了什么样的生态。只有构建了适合企业快速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区域经济才会迅速繁荣强大。
近年来,我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少积极的成效。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公司已达到7.9万家,营业收入达到14.9万亿元。乡村产业融合也渐成趋势,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达到8.7万家。然而,质量效益不高,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强,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仍然困扰着乡村产业的发展。
韩长赋称,乡村一产向后延伸不充分,多以供应原料为主,从产地到餐桌的链条不健全。乡村二产连两头不紧密,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低。乡村三产发育不足,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能力不强,产业融合层次低。总之,当前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区域经济进入高层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型战略引擎之一。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62个国家级产业园已形成95个主导产业,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万元,比所在县中等水准高34%,那么怎么样才可以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好?
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出现了新问题是正常现象。而目前,乡村产业为何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还在于乡村的一二三产业没有实现根本的融合。
最主要的是要建立好产业体系,要延伸产业链,要把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来。现在农村销售最多的还是农产品的原产品,这就限制了农产品的增值效益,弊端是很明显的。为何会出现这种弊端?这还在于过去我们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怎么样才能解决农产品供应数量上,对于产业体系、产业链的重视则非常不足,所以会导致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充分。
另外,乡村一二三产的融合程度也不是很深,三者之间没什么关联性,非常松散。之所以出会现这类问题,是因为大家不再满足于初级农产品的供应,这时候,第二产业的发展就显得很重要。发展第二产业的关键是要靠深加工,而发展深加工就要依赖科技。
那么,科技的发展怎么样才可以跟产业融合结合起来?以前我们对这样的一个问题的思考还不充分。以后,对那些不用加工的,可以直接进厨房的初级农产品,我们农民还是要逐步种好、卖好。但如果某些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过剩,怎么样来消化它,就要把它们送进加工车间做深加工。如果这样的一个问题能够解决好,那么我国农产品的浪费和损耗就会大幅度的降低,农产品的产业链的价值也会得到提升。
除此以外,在服务业方面,我们做得也有不足,特别是缺乏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养。以前,农村经营主体的主要职责就是销售,但以后不能仅只是销售,销售和服务也要融为一体,而农村的新型经营主体必须要适应这种形势的变化,把第三产业发展起来。有了这种意识,乡村第三产业发展中的同质化问题就能得到一定的改善。对那些有条件的农村来说,他们当然可以搞观光休闲农业,但是全国的农村不一定要都去做这件事,只要乡村的服务业懂得迎合市场的新需求,就能形成其它新的产业业态。
总之,乡村想要延长产业链条,就一定要重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转变,观念要转变,对科技的态度要转变,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方式也要转变,政策措施也得转变。消费者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乡村产业比如也会出现新的问题。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没关系,问题是如何来解决。我们一步一步的推进,相信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也会不断取得实效。
山东金乡县是全国闻名的大蒜之乡,在以大蒜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已经初步形成“一心、一轴、三基地、三片区”空间布局。
“一心”指的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集成创新中心;“一轴”是指农旅深层次地融合与生态景观轴;“三基地”就是指现代农产品综合物流基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基地;“三大片区”是指特色农产品加工片区、特色高效农业规模化种植片区、工厂化现代农业展示引领片区。目前,这里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里的大蒜深加工产品品种类型包括速冻蒜米、脱水蒜片、大蒜精油、发酵黑蒜、硒蒜胶囊等一百多个产品,有力地带动并形成了区域农业高水平发展的良好态势。
作为新会陈皮产业“大融合”发展的示范性企业,近年来,陈皮村总结出“一个新会陈皮村,两个地理标志,三产融合,四大价值,五大标准,六大服务”的特色经营模式,推动“陈皮产业+文化”“陈皮产业+旅游”发展,发力三产融合。2018年,陈皮村共接待游客118万人次,带动平台整体销售额3.2亿元,入驻200余家陈皮相关企业,成为新会陈皮品牌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
陈皮文化体验馆用于展示新会陈皮文化与品牌。橘灯都是用天然新会柑皮制作,透过灯光可以清楚看见果皮里密集的油胞,展示了新会柑皮通透、均匀的品质特色。
不仅如此,新会还利用文化推介活动提升陈皮品牌价值,自2011年开始,新会每两年举办一届新会陈皮文化节;2018年起,每年结合中国农民丰收节举办新会陈皮柑农节。2018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中,新会陈皮在区域品牌前100排行榜中排第41位,价值89.1亿元。
以陈皮文化为核心,糅合各种资源,打造陈皮品牌。韩长赋对此充分肯定并指出,产业的良性发展一定要有物质、有文化、有故事。新会从产品、文化、故事到全产业链,打造陈皮品牌,经验值得借鉴。
韩长赋指出,产业要做大,没有金融助力不行。近年来,新会先后投入2400多万元支持产业园建设,累计提供贷款15亿元, 大多数都用在开展新会陈皮“政银保”“陈皮助农贷”“陈皮险”等,还为种植户提供“葵乡惠农贷”贴息服务。
新会区副区长黄锐楼介绍,经由政府帮扶,经过健全的资质审核,农民不需抵押物就可以贷到50万元,合作社不用抵押物就可以贷到150万元,为不少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与此同时,新会“陈皮银行”正不断探索陈皮产品质押等金融服务。在“陈皮银行”,每一箱陈皮都标注了包括柑果产地、柑橘树龄、采摘时间、生产年份等“陈皮身份信息”。生产经营者可以将陈皮抵押在陈皮银行,并获得抵押贷款。韩长赋肯定了新会陈皮产业园金融创新相关经验。韩长赋指出,让金融与产业紧密结合,让金融与农业经营主体紧密结合,要真正把金融引入产业园发展中来。
新会柑传统上就是要利用人工进行剥皮,在广东新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能轻松实现皮、肉、渣、汁的自动分离,使用自动化设备做开皮。近年来,新宝堂联合八所大学、两所三甲医院和一所科研机构相关专家,推出“陈皮酵素”系列新产品及生产线。
新会陈皮产业跨界融合的脚步始终没停止,不断延伸自身产业链,创造更多可能。其中,茶与新会陈皮(柑茶)的结合,本身就为消费市场提供了健康生活的新场景,这也让更多从业者看到新会陈皮(柑茶)产业的发展空间与商业机会。在此基础上,江门新会特有的“小青柑”近几年来销售情况良好。据了解,丽宫食品的招牌产品“七月果”便是以在7月份采摘的6-10g的小青柑为雏形,经过多重工艺制作而成。
产、学、研多方的持续深度合作,改变了新会陈皮产业以销售原材料为主的产业体系,新的陈皮精深加工产品、新的陈皮加工产业集群,在科研支持下逐渐成型。“坚持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做成不平凡的事业,做成不平凡的产业。”韩长赋对产业园当前的建设情况表示肯定。
就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而言,2018年产业园全产业产值46亿元,比创建初期增加了6亿元,带动全区全产业总产值达66亿元。据悉,到2035年,新会的新会柑、新会南药、新会茶种植将实现高度产业化,同步发展药食茶健,形成千亿产业规模;带动种植培养面积达12万亩,促进产业聚集、产品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形成具有全球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表示,农业农村部对这项工作是有专门布局的,在县一级层面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市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推动产业振兴、产村融合、园村一体。在乡镇一级就是抓农业产业强镇,在村一级就是抓一村一品,这样的话发挥不同层级的作用,形成体系,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第一,要加强高质量建设。要坚持产业园“姓农、务农、为农、兴农”的宗旨,在园区内通过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强化科学技术支持,提高科技含量,突出优质安全特色的农产品生产,促进产村融合、园村一体,高标准、高水平打造一批乡村产业振兴、城乡融合的样板。
第二,要创新联农带农机制。从产业园创建之初就要探索这样的机制,要通过入园企业与农户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多种合作方式,积极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第三,要抓好典型示范。中国地域很大,农业农村方方面面的情况很多,需要通过这样的产业园建设来进行不断地摸索,探索一些好的经验做法,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加强宣传推广,促进互学互鉴,发挥好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国家级产业园、省级产业园、市县级产业园的体系建设,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把乡村振兴这项工作在产业方面做实、做出成效。
上一篇:济南:“莱芜生姜仍然是”(图)
下一篇:4090 DIY电脑:父爱的表现与超高性能的结合不容错过!